"時間成為主要限制因子時,造成強大的演化壓力,使天擇方向朝讓眾多IDEA中繁殖所需時間較短,成熟較快者易存活的方向發展,故擁有打混基因成為優勢。相較之下此基因所產生的其他重大缺陷,影響力均相對減弱,尤其是異型合子(也就是一半打混一半認真的)更較野生型或同型隱性合子(全打混型)易存活,故此基因型並不消失,反而開始在此環境下蔓延。"
"簡約原理有時被稱為「奧卡姆剃刀」......「剃刀」是指將不需要的複雜部份刮除。......哲學家魯瑟爾以下列文字強調儉約原理:「該做的少而做得多是徒然的」。" -節錄自康寶p.625
第一段東西是今天在跟一尾趕生寒訓島嶼輻射適應演化講義時
因為講課時間只有十分鐘又不知要講啥
想到一半卡住想不出來因此開是莫名奇妙亂入產生的東西......
第二段簡約原理:「該做的少而做得多是徒然的」。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啊XDD
於是居然從合作想題目到生講義只花了一晚上,意外的有效率XD
雖然講義很空虛......根本就是本人廢話很怪異啦,原本說是要講動物行為學的......
希望我不會被定位成演化=口=
有人想看講義就貼吧
本來想到一篇教學可寫的
可惜現在沒時間了@@
------以下是空虛講義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+ Darwin's Survival Game +
-資料片I:孤島之生命火光
翊暐 & me
˙目擊證人達爾文他看到了什麼?
達爾文在小獵犬號旅程中注意到,南美洲附近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生物,牠們跟歐洲生物很不一樣,有的與南美洲生物相似,有的卻不很像。且動植物很多樣化,例如鷽鳥,雖然看起來相似,但在不同的島上像鳥喙的大小等特徵差異卻很大,看來已經是不同的物種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
˙還原真相
加拉巴哥島是火山熔岩凝結成的,一開始光禿禿地啥也沒有......島與島間被大海隔離,只有偶然的旅客能穿越這道障礙......
。飄洋過海的冒險旅程
好多生物用各種方式從原生地搬家過來。可能是植物種子在海上漂流、小小生物抓著一塊木頭漂洋過海、不小心被吹過來、鳥類飛啊飛......等各種千奇百怪的方式抵達這個小島。距離是影響交流的很大因素,離大陸比較近的島可能常會有生物搬來,遙遠的島則訪客稀少。
。小島生存遊戲
好不容易爬上島,迎接的是更困難的生存挑戰......能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?搶食物和地盤搶的過本地生物嗎?會不會不小心被吃掉?能恰巧遇見也來到這裡的同類,找到另一半嗎?能適應,運氣好又做對事的才會有機會繼續競爭。
。適應輻射之遊戲規則:改變or滅亡
遷入者在島上繁衍,後代每隻都不太一樣。能夠利用還沒被佔用的棲位-像是有大嘴能吃別鳥都咬不動的種子、特別的覓食時間地點等-的個體因為可以獲得比較多資源而勝出,繁衍下一代。久而久之會發現一開始的共同冒險者祖先的後代,漸漸演化出成各式各樣用不同方法適應環境的物種,這就叫「適應輻射」。搬來新島,和原來的群體交配的可能性變小了,再加上每個島環境不同,演化的方向與原來的祖先漸漸分歧,於是就像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,島嶼的分隔造就了各種獨特不同的物種。
如果生物的後代沒有改變,找到自己在生態中適合的位置,在競爭不過其他物種下就會遭到淘汰並滅絕。
-----空虛講義END。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