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上普通心理學(100上雷庚玲老師)的上課筆記,且非老師的課程大綱。

課本是 《Psychology and Life》edition 19 Richard J. Gerrig with Philip G. Zimbardo

 


【How did psychology become a displine of science?】
◎ 歷史上兩大爭論:切入角度不同
● 天生論 nativism
⊙ 出生時天生即有基本心智架構和能力,後天獲得知識
⊙ Plato以降
⊙ René Descartes 笛卡爾(1596~1650):
Human mind was innately capable of thinking and reasoning.
⊙ Immanuel Kant 康德 (1724~1804):
People begin life with mental structures that provide constraints on how they experience the world
● 經驗論 empircism
⊙ 出生時人如白板 ,心智能力完全來自出生後經歷
⊙ Aristotle以降
⊙ John Locke 洛克(1632~1704):
People begin life with their mind as a blank tablet; the mind acquires information through experiences in the world.


【Early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(主要 quantitative 量化研究)】
◎ Structuralism 結構主義
⊙ 心智由一塊塊東西組成:building blocks
⊙ 所有人的心智活動可以被理解為基本元件的組合
⊙ 不把人當作複雜有機體,不覺得人會自己整合解釋外在刺激,只是表層反應
□ 後來人發現人會自己整合,還會有一些自己意識內的東西,所以結構主義被批評
● Wilhelm Wundt:德國
⊙ 設立心理學第一個實驗室,測量心理物理量
● Edward Titchener:美國
⊙ 使用內省法(introspection)
⊙ Verbal report:讓受測者報告自己目前感覺到的世界
● 被批評點
⊙ reductionistic:只考慮人的簡單感覺
⊙ elemental:不管整個人
⊙ mentalistic:只有語言報告人的清醒意志

以下理論批評結構主義
◎ Functionalism 功能主義
● 覺得不只是全然要去看人的心理結構
● 應更深層的問:為什麼?
⊙ 為何有這樣的感覺/行為?
⊙ 任何行為都是有目標與功能的,為了適應環境
● John Dewey 杜威
⊙ 功能論創始者
⊙ 教育學者,以功能論思考以求讓孩子更能適應社會
● Willing James
⊙ 美國心理學界重要人物
⊙ 人是整體的人,所以做行為時除了行為本身機械性以外,一定有"我"的部分(EX 情感、宗教、價值觀等),組合成動機
⊙ 開玩笑:It's a warm blooded psychology
⊙ 讓現代心理學者在量化研究、甚至結合人工智慧時,也不能忘把心理學帶回社會、生活。
◎ (Gestalt psychology) 
● 只是學派非理論
● 當看事時,看整體與看分割部分看到的是不同的
● 批評結構心理學:由小部分組合不能決定整體
◎ Associaationism 連結主義
● 學習時,心智中互相聯結,從而學習
● 經驗中常一起出現的東西會產生連結
● Pavlov
● Hermann Ebbinghaus 艾賓浩斯
● Thornkike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acna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