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求生法則(上)-吃與被吃的藝術

by (.θ.)


一、行為生態學是什麼?


研究動物的行為和環境的互動關係,探討行為的功能和演化上的意義
研究方法:理論推論&對野生生物調查與實驗驗證

二、覓食行為學
選擇最有效率的食譜是成為成功生物的第一步ˋ
@哪些是需要考慮的因素?
˙吃飽-能量需求
˙吃好-營養素需求
˙捕食到吃下所費時間&力氣
˙辨識以上因素所需時間
˙鳥為食亡-捕食的風險
......
@駝鹿的選擇-水or陸?ˉˉˉ(能量與營養需求)
駝鹿食物選擇條件:
˙能量限-必須吃夠多能量維持生存
˙鈉限-每天需要一定量的鈉
˙胃限-供食物發酵的瘤胃容量是有限的
駝鹿菜單:
˙陸生植物-森林中的落葉,體積小能量高但鈉少
˙水生植物-湖中的水生植物,體積大能量少鈉多
它該吃哪個?吃多少?

@有得吃才挑食ˉˉˉ(辨識時間)
實驗兩枚-
藍腮太陽魚:水蚤多時才只挑大的吃
大山雀:大蠕蟲很多時會挑大的吃
@並不是完全不吃小隻的:等大隻出現也需要時間


@椋鳥媽媽飛啊飛ˉˉˉ(捕食時間)
椋鳥媽媽每天要來回飛400多次從草地中找蟲餵小鳥
雖然一次多帶幾隻蟲回去可以少飛幾趟
嘴巴裡已有蟲的時候,找蟲效率會變低ˇ



@吃昏頭很危險ˉˉˉ(覓食風險)
實驗中三刺魚很飢餓時,會留在水蚤密度高的地方,稍微吃飽後會去水蚤密度不那麼高的水域。
原因:在水蚤密度高處忙著吃,很容易忽略掠食者,沒那麼餓時不必冒險。

@團結力量大
熊蜂的特化分工-每隻熊蜂會專門採自己擅長種類的花
蜜蜂中偵察蜂的工作-告訴其他蜂資源地點,依內勤蜂的反應決定是否繼續採食
軍蟻的蟻海戰略-蟻多勢眾


收割蟻:個體/集體覓食法


@策略很重要
˙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停留久&仔細搜尋


˙食物變少趕快離開
EX斑鷸不死守株待兔-等太久(平常間隔時間的1.5倍)會換枝樹枝

˙適當間隔時間重複採集
EX蜜鳥熟悉領域中的花蜜更新時間

˙感到食物要缺乏事先儲食
什麼時候食物要欠收? EX開始變冷、白天變短 或其他各環境的特殊現象


˙發明&學習
EX開牛奶瓶蓋的大不列顛島山雀、洗紅薯的日本獼猴



三、反捕食行為-避免被獵捕的方法

要活得好除了吃飽,也不能當食物吃掉ˋ
以下標題是獵捕時的情境,內容是獵物對抗的方法ˇ

@啊!獵食者靠近了!
稀有-減少被抓到的機會&不易演化出專門的天敵

表象上的稀有-活動時間不同、隱藏很難被發現(保護色等)、同種的多態現象


單利現象-如獵物比捕食者有更大的發現距離


@好像被看到了,會被認出來嗎?
不動-像青蛙等動物對移動的物體感覺較敏銳

迷惑捕食者-隨機移動分散注意力、顏色花紋像環境背景(保護色)


@獵食者正在想要不要追捕
偽裝-偽裝成不可食物

警戒色-用鮮明的顏色宣告自己有毒不可食
繆勒擬態(Mullerian mimicry)-毒性小者模仿毒性大者 EX某些燈蛾

貝次擬態(Batesian mimicry)-無毒者模仿有毒者 EX很多昆蟲

標明獵捕自己沒好處-EX瞪羚的騰躍運動(你追不到我的~不相信就試試看啊~


@獵食者決定攻擊!快逃ˊ
逃跑-改變速度方向、用與捕食者不同的移動方法

躲起來-迅速跑去隱蔽處或獵食者進不去的地方

欺騙or驚嚇獵食者 EX 貓、某些蛾的鮮豔後翅、兜蜥、鬥魚

成群行動

@被抓到了=口=

掙脫
機械方法-堅硬身體抵擋EX烏龜、自割行為EX 蜥蜴壁虎

抓不住-黏液、滑溜的身體 EX 泥鰍

讓捕食者厭惡-有刺、爪、毒針等武器、味道不佳 EX刺蝟、臭鼬

集體防衛 EX野牛

抗性

@吞下去ˋ
設法活著出來

催吐-讓自己被吐出來

讓獵食者不適或死亡-讓自己的同類不再被吃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因為看了蜂虎的互助生殖想說把去年做的行為生態學講義也一起貼XD
這是只有大綱和空白給學妹抄筆記的講義
自己沒有連講稿一起寫下來真可惜 都忘了當初舉了哪些例子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acnae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